“补肺但伤肾”,湿地种树是生态建设吗?评临港地区滨海湿地不应该以种树代替生态建设
作者系上海海洋大学教授。
原文标题为:临港地区滨海湿地不应该以种树代替生态建设
编者按:湿地是地球之肾,生态功能重要。森林是地球之肺,是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山水林田湖草海”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都要保护。但在实践中,森林保护往往更加深入人心,有植树节,还有森林覆盖率指标的要求,但其它生态系统却不一定。因此,有时就出现了在农田上种树、河道中种树,甚至是在滨海滩涂湿地上种树的荒唐事儿。这种“补肺但伤肾”式的湿地种树,很难说是生态建设。
图片来自东方申报
最近我们发现临港地区的沿海区域在进行大规模的植树。据我们了解,临港新城镇十三五期间要种树一万亩,已经完成三千多亩,还有六千多亩的植树任务在2019年和2020年两年内完成。在临港地区适宜种树的区域日渐饱和的情况下,滨海湿地已经成为种树的主要区域。鉴于临港的生态现状,为了临港地区的生态多样性保护,我们强烈呼吁,临港地区种树的面积不宜过大,不适合种在滨海湿地区域。理由如下:
1、种树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临港新城的滨海湿地区域原生的生态系统以芦苇地和水塘为主,后来又开发了不少的农业用地,这些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支撑当地的水生生物和鸟类的生态多样性。而目前进行种植的树木以水杉等树种为主,树种单一,而且对于当地的生物缺乏生态支撑。而且,种树也大量挤占了其他生态系统的面积。
2、其土质不宜种树。临港地区的滨海湿地都是盐碱地,种树成活率低,树木生长慢,不易维护。为了让树木可以在盐碱地生长,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得不偿失。
3、 种树影响风道。滨海区域种树太多,影响海面到陆地的空气流通,对于空气污染的防治和热岛效应的减少不利。
南汇边滩湿地的范围
图片来网络
生态建设应该因地制宜,临港地区应该大力推动湿地的生态修复。好处:
1、有利于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临港地区是长江入海口的南岸,是长江生态大保护的重要一环。保护好临港地区的湿地生态资源,对于保护长江的生态多样性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2、有利于候鸟保护。临港地区地处西伯利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带上,每年数以十万计的候鸟在此栖息和越冬,鸟种记录达到407种,占中国鸟种记录总数的28%,上海市鸟种的85%。同时,这里早在2008 年,就被国际鸟盟认定为国际重要鸟区 (IBA)。这里记录到的黄嘴白鹭、三趾鹬等几种水鸟的种群数量大于国际重要湿地1%的标准,南汇东滩湿地达到世界重要湿地标准。南汇东滩生态资源的丰富程度在整个华东地区也名列前茅。做好南汇东滩的生态修复,对全世界的鸟类生态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3、有利于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做好生态保护,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升临港的城市软实力。临港地区是长三角区域的重要节点。临港合理利用现有生态资源,与舟山,普陀山,嵊泗,东极岛等地区合作,设立围绕海洋生态,文化,美食等主题的跨区域旅游路线。这将是临港地区发展生态旅游新契机。
生态建设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山林湖草田生态系统的分布是长期演化的结果,应该各安其所,而不能以一种生态系统生硬地替代另外一种生态系统,这不是在搞生态建设,而是在破坏生态。把林地的覆盖率作为考核生态建设的硬指标,更是南辕北辙。
应勇市长去年在考察生态廊道建设的时候强调,“生态廊道要坚持生态功能为主,保护好自然生态肌理。推进生态廊道建设,要因地制宜,创新方式方法,必须一地一模式、一地一方案”。因此,临港地区的生态保护,就应该以湿地生态保护为主,而不是去一味地种树!
南汇东滩今昔对比照片
往日:水草丰美鸟集翔
今朝:南汇东滩在种树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转发!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生态南汇”
山水林田湖草海都要保护
I SAW AND I CARE
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后台服务人员
更多精彩内容
生态文明时代的“新上海滩”——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岁了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不是个“幌子”? 从西双版纳回龙山电站建设说开来
欢迎关注『环境问题观察』微信公众号